了解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优化您的PCB布局,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多层板pcb制作设计需要用到高速布线的原因
PCB设计高频电路布线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减少信号传输距离:高频信号传输距离的增加会导致信号串扰的增加,因此应该尽量缩短信号传输距离。例如,在PCB设计中应该避免将信号传输线路过长,或者采用更高质量的信号传输线。 增加信号完整性:信号完整性可以减少高频信号串扰,因此应该在PCB设计中增加信号完整性校验。例如,可以在PCB设计中添加信号完整性检查功能,或者采用更高质量的信号完整性材料。 采用高频信号阻抗匹配技术:高频信号阻抗匹配技术可以减少高频信号串扰,因此应该在PCB设计中采用高频信号阻抗匹配技术。例如,可以在PCB设计中添加高频信号阻抗匹配芯片,或者在信号传输线上采用高频信号阻抗匹配器。 减少电源噪声:电源噪声是高频信号串扰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应该尽量减少电源噪声。例如,可以在PCB设计中使用稳压器来稳定电源电压,或者采用更高质量的电源滤波电容来减少电源噪声。
印刷电路板(PCB)是用于连接和支撑电子组件的结构
随着印制电路板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层数、密度(尤其是内外层小焊盘的密度)和拼板面积的增加、结构的复杂化(埋、盲、通孔结构共存),对多层板(PCB线路板)层间对位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印制电路板对尺寸稳定性的要求已达到每24inch变化不超过1mil的精度,甚至每30inch不超过0。5mil为标准,严格的精度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分析优化我们的制程,以适合顾客PCB线路板设计的需要。 我们知道影响多层板(PCB线路板)层间对位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设计的对称性、菲林底片尺寸稳定性、芯板(基板)尺寸稳定性、生产过程中的定位方法与定位系统的精度、加工设备精度和操作水平和生产环境条件(温、湿度)等,因素很多且极其复杂。为了有效控制与层间对位相关的因素所带来的层间偏位或误差,需要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多层板成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对多层板(PCB线路板)生产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 为了分析不同的因素对多层板(PCB线路板)对位精度的影响程度,为生产控制提供简单优化的菲林补偿系数,本文通过对芯板在生产过程中尺寸的稳定性的分析来探讨控制板材收缩带来的质量问题。 印制电路板/PCB线路板 多层板(PCB线路板)内层芯板的尺寸稳定性 1。原理分析 芯板收缩在多层板(PCB线路板)压合后必然发生,一是因为半固化片在制造过程中玻璃布在经向需要拉紧,并且同时需要加热以便使环氧树脂由A状态转变成B状态即半固化片,因此加工成型的半固化片的经纬向玻璃纤维内部存在不同的应力,当进行层压的热压阶段时,对半固化片的玻璃布而言,相当于是一个退应力的过程,即发生收缩变形,且经向、纬向收缩不一样。二是板材:板材供应商在压完成品后,表面经过防氧化后就包装出货了,我们所购买的板料均存在应力现象,当我们压合多层板(PCB线路板)时,同样相当于给芯板(基板)进行了一次退应力处理,因此发生收缩现象。 其内应力存在主要是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不一导致的,板材是由铜箔、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三者构成,它们经高温压合后冷却因膨胀系数不同而出现内应力,其中铜为:1。7*10-5K-1、玻璃纤维为:1。1*10-4K-1;内应力的大小由环氧树脂分子结构、环氧树脂含量、介质厚度与铜箔厚度和纤维布的型号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影响决定的,在生产中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平衡力时基材将会出现收缩变形,造成基材上的内层线路
扫一扫添加微信
0755-2954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