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是一种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基板,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它通过将导电线路印刷在绝缘基板上,实现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输。PCB电路板在电子设备制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领域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做PCB多层线路板(HDI板)设计过程中,在走线之前,一般我们会对自己要进行设计的多层线路板项目进行叠层,根据厚度、基材、层数等信息进行计算阻抗
很多线路板厂家的业务和技术人员都知道,对于生成后的gerber电路板文件,可以通过gerber文件工具或软件查看,编辑,Cam350是一款可以把PCB文件转换输出gerber文件并对文件经行修改编辑的软件,以方便线路板厂家能生产符合客户要求的线路板,起的就是辅助制造作用。 一、下载CAM350软件(我下的是10.5版本的),安装好后,会生成一个快捷键,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启动软件。 CAM350看图软件 二、导入geber文件。 File文件——Import导入——Autoimport自动导入——打开自动导入窗口选择文件——找到geber文件——点击Finish完成,PCB资料导入完成后在主界面可以看到电路板的图纸。 cam350导资料选择电路板gerber资料 在CAM350软件中,如图所示,可以查看电路板的每一个层,双击可以切换到指定的层。 gerber资料打开电路板图纸 附上Gerber文件各层的表示 GTL—toplayer顶层 GBL—bottomlayer底层 GTO—TopOverlay顶层丝印层 GBO—Bottomlayer底层丝印层 GTP—TopPaste顶层表贴(做激光模板用) GBP—BottomPaste底层表贴 GTS—Topsolder顶层阻焊(也叫防锡层/绿油,负片) GBS—BottomSolder底层阻焊 G1—Midlayer1内部走线层1 G2—Midayerr2内部走线层2 GP1—InternalPlane1内平面1(负片) GP2—InternalPlane2内平面2(负片)… GM1—Mechanical1机械层1 GM2—Mechanical2机械层2… GKO—KeepOuter禁止布线层 GG1—DrillGuide钻孔引导层 GD1—DrillDrawing钻孔图层 GPT—ToppadMaster顶层主焊盘 GPB—BottompadMaster底层主焊盘
高精密多层线路板一般定义为10层—20层或以上的高多层线路板,比传统的PCB多层线路板加工难度大,其品质可靠性要求高,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力能源、医疗、汽车、安防、计算机、消费类电子、国防、交通运输、科教研发、汽车、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近几年来随着高精密多层线路板市场需求仍然强劲,而随着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高层电路板市场前景被看好。 目前国内PCB样板小批量生产高层PCB厂家,主要来自于外资企业或少数内资企业。高层PCB线路板的生产不仅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投入,更需要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经验积累,同时导入高层板客户认证手续严格且繁琐,因此高层线路板进入企业门槛较高,实现产业化生产周期较长。 PCB线路板平均层数已经成为衡量PCB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的重要技术指标。本文简述了高层线路板在生产中遇到的主要加工难点,介绍了高层线路板关键生产工序的控制要点,供大家参考。 14层多层线路板沉金板 一、主要制作难点 对比常规PCB线路板产品特点,高层线路板具有板件更厚、层数更多、线路和过孔更密集、单元尺寸更大、介质层更薄等特性,内层空间、层间对准度、阻抗控制以及可靠性要求更为严格。 ⑴钻孔制作难点 采用高TG、高速、高频、厚铜类特殊板材,增加了钻孔粗糙度、钻孔毛刺和去钻污的难度。层数多,累计总铜厚和板厚,钻孔易断刀;密集BGA多,窄孔壁间距导致的CAF失效问题;因板厚容易导致斜钻问题。 ⑵压合制作难点 多张内层芯板和半固化片叠加,压合生产时容易产生滑板、分层、树脂空洞和气泡残留等缺陷。在设计叠层结构时,需充分考虑材料的耐热性、耐电压、填胶量以及介质厚度,并设定合理的高层板压合程式。层数多,涨缩量控制及尺寸系数补偿量无法保持一致性;层间绝缘层薄,容易导致层间可靠性测试失效问题。图1是热应力测试后出现爆板分层的缺陷图。 ⑶层间对准度难点 由于高层板层数多,客户设计端对PCB各层的对准度要求越来越严格,通常层间对位公差控制±75μm,考虑高层板单元尺寸设计较大、图形转移车间环境温湿度,以及不同芯板层涨缩不一致性带来的错位叠加、层间定位方式等因素,使得高层板的层间对准度控制难度更大。 ⑷内层线路制作难点 高层板采用高TG、高速、高频、厚铜、薄介质层等特殊材料,对内层线路制作及图形尺寸控制提出高要求,如阻抗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增加了内层线路制
目前在PCB厂的印制电路板的抄板制造中,导线多为铜线,铜金属本身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在导电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阻抗,导线中的电感成分会影响电压信号的传输,电阻成分则会影响电流信号的传输,在高频线路中电感量的影响尤为凸出。 在印制线路板上某段导线均可被看作是很规则的矩形铜条,我们以一段长10cm、宽1.5mm,厚度为50μm的导线为例,通过计算可看到其阻抗的大小。 导线电阻可通过公式来计算: R=ρL/s(Ω) 式中L为导线长度(米),s为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ρ为电阻率ρ=0.02.通过计算得出该导线电阻值约为0.026Ω。 当一段远离其他导体的导线,其长度远大于宽度时,导线的自感量为0.8μH/m,那么10cm长的导线则具有0.08μH的电感量。然后PCB厂可以由下面的公式求出该抄板导线所呈现出来的感抗: XL=2πfL 式中π为常数,f为导线通过信号的频率(Hz),L为单位长度导线的自感量(H)。这样我们可以分别计算出该导线在低频和高频下的感抗: 当f=10KHz时,XL=6.28×10×103×0.08×10-6≈0.005Ω; 当f=30MHz时,XL=6.28×30×106×0.08×10-6≈16Ω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在低频信号传输中导线电阻大于导线感抗,而在高频信号中导线感抗要远远大于导线电阻。
扫一扫添加微信
0755-29542113